Rss & SiteMap

广象网 http://www.gdchess.com/bbs/

象棋,广东象棋网,象棋棋谱
共8 条记录, 每页显示 10 条, 页签: [1]
[浏览完整版]

标题:徐善瑶:“相关子”理论需要深入探讨

1楼
陶山一妖 发表于:2016/1/26 10:51:00

      凡走子属于将杀捉的统称为“打”。打从用子角度來看可分三种為型:1、动子本身直接作打。2、相关子作打,即动子本身没有作打.但它却造成了己方的相关子作打;或者说是动子作为相夹子间接作打。3、动子和相关子联合作打。

      何为“造成"?造成即引起、产生的意思。凡是与打成因果联系的棋子,统称“打的相关子”。根据性质不同,分別称为“将的相关子”、“杀的相关子”、”捉的相关子”。动子与盘面上原有的打具有因果联系时,应负打的责任,不成因果联系,不负打的责任,判闲。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将帅本身的走动上面。

      走动将帅,如果只是纯解将、纯解杀或纯解捉,属闲着;如果同时还产生了其它打的作用,应判打。将帅作为相关子的常见形式有:与它子联合作杀;为它子提供根之力;当炮架;为己方棋子解除束缚.为对方棋子设置味碍等。不能把“只有先解将或先解杀后,才能腾出功夫吃子"的着法,硬说成是造成打。

      在相关子问题上为什么老出现纠纷,包括我们有的高级裁判员也会陷入误区原因就是因为规则没有把“相关子”概念给予严格定义,没冇把相关子理论及其造成打的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研究透,建议中国象棋协会在适当时候召开一次这个专題的研讨会,以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。

      图十二是一个有争议的典型案例,请看双方的循环着法:红方炮四平九有三种作用:伏炮九进六杀;造成相捉炮,因为解除了塞相眼;解了黑马的杀,因它 使帅叼住了黑马不能离线。所以 这步棋属于杀兼捉.应判为杀。第二步炮九平四是在送吃的同时解将还将.也为一打。黑方首步炮7平6是照将,以上三步棋的性质大家看法一致,但对黑方第二步棋炮6平7的性质着法有了争议。

      这着炮走子前黑方的盘面上存在着四种情况:一是必须解将;二是必须解马的杀;三是5路马正吃着红炮;四是6路马正在叫杀,那么炮6平7的作用到底应该怎样判呢?

一种意见认为:这着棋的作用一是解将,二是解杀,仅此而已。对于马捉炮和马叫杀,炮的走前均已存在,这说明炮没有起到“造成”作用.也就是说炮既不是马捉炮的相关子,也不是马叫杀的相关子,因此应该判闲。

      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:这着棋的作用除应将解杀外,第三个作用是造成了马捉炮.理由是走炮前马不能吃炮,走炮后便可在下一步马白吃炮了.这正是“只有先解将后才能腾出工夫吃子”的那点歪理,它与相关子内涵中所强调的必须是“造成关系”完全是两回事,第四个作用是造成马的杀,理由是不走炮,马不能去杀.走炮后便可在下一步跳马将死对方了,这还是那种“腾出工夫”来的歪理,实质上动炮与马的杀根本不成因果联系。

如桉第一种观点,此例判二打一还打,红方必须变着,不变利负。如按第二种观点是二打二还打,判和。到底哪一种观点对呢?我们只要用相关子理论去仔细分析一下.谁对谁错便可一目了然。

      由本例我们可以体会到?什么情况下动子属于打的相关子,什么情况下动子不属于打的相关子,从而可以进一步去鉴别所走的这着棋是打还是闲了。弄清楚、并掌握好“相关子”这把钥匙至关重要,实践证明,过去曾经误判过的一些案例,差不多都与这个问题有重大关系。

最后再说一点,规则是法律文件,它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. 条款行文内容必须具有唯一性,不能做出多种解释.因此对它的文字修饰要求必须是第一流的,但遗憾的是99规则出现了许多处文法毛病和错别字,甚至在棋例细则中还出现几个图例的错误,这是不应该的.也是不允许的, 希望修改规则时,必须最后严格把好文字关。

    (原载《象棋世界》2005/4、5)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-1-26 10:57:31编辑过]
2楼
longsheng1966 发表于:2016/1/26 18:53:00
这是价值观的问题,象棋规则好像价值观就错了。
3楼
求棋 发表于:2016/2/3 20:22:00

我认为黑方炮6平7判捉,理由是炮6平7前,不能走马5进6去炮,否则立即被杀,根据2011正规24.3捉的定义”得子后不置立即被对方将死的,称为“捉”。所以此时的马5进6吃炮是合法但不合棋理的,此时的马5进6并不是捉。待炮6平7守住被杀的关键点后,马5进6捉炮便成了真的捉。

另外,这不是歪理,这是根据2011正规24.3捉的定义推出,有依有据,怎能说是歪理呢?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-2-3 20:28:12编辑过]
4楼
求棋 发表于:2016/2/3 20:32:00

2011正规中的24.3捉的定义,是2011正规的裁决的基础和核心思想。违反了该原则的裁决是错误的。

 

(这里仅仅是指使用该规定的比赛)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-2-3 20:51:36编辑过]
5楼
求棋 发表于:2016/2/3 20:35:00

凡走子后,造成其他子吃子,得子后不致立即被对方将死的,称为“捉”。

 

反过来说,想要推翻该判决,首先要先推翻2011正规的24.3捉的定义。

6楼
求棋 发表于:2016/2/3 20:45:00

至于,炮6平7是否判杀的问题,在2011正规中没有找到依据,我认为不宜判杀。

 

 

我是依据2011正规作出上述2点判断。

 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-2-3 20:49:04编辑过]
7楼
藿香正气 发表于:2016/2/3 20:45:00
  【(原载《象棋世界》2005/4、5)】

十年前的文章了,当时是执行《1999规则》啊
8楼
陶山一妖 发表于:2016/2/3 23:28:00
    一着棋的性质,是否以其本身所起的作用而定呢?这是象棋规则“棋例”理论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。
共8 条记录, 每页显示 10 条, 页签: [1]

Copyright © 2000 - 2008 Dvbbs.Net
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.3.0
Processed in .03125 s, 2 queri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