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ss & SiteMap

广象网 http://www.gdchess.com/bbs/

象棋,广东象棋网,象棋棋谱
共6 条记录, 每页显示 10 条, 页签: [1]
[浏览完整版]

标题:隐藏在象棋中的“惊天秘密”

1楼
棋闻 发表于:2016/7/16 12:32:00

隐藏在象棋中的“惊天秘密”

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说:“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”。

于是,在昨天之前,我也就假装关心了一下“南海仲裁”的大事。

根据我的习惯,也可能是我们的习惯,会很快淡忘。毕竟,这种“大事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太远。

不过,汉刘皇帝那句针对匈奴的“虽远必诛”倒是很过瘾。

今后,如果和别人吵架,或者发生争议时,是一定要用用的。


0 (1).jpg
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

这几天在关心大事之余,也偷偷追了下剧。当然,不是追韩剧,是那部讲“特务”的《解密》。

剧中,那位破译处被密码给逼疯的科长,整天拿着一幅象棋,到处找人杀一盘。

或许,编剧和导演对这种情节并没什么深刻的含义。

我们小时候,下象棋是一种层次很高的游戏。记得在小学高年级的时候,学校里常常会开大会,同学们在操场很严肃的坐着,只有嘴巴能动,于是,就和同学在大脑中想象出棋盘,用嘴巴下棋,叫“下盲棋”:“炮二平五”、“马二进三”……

或许是因为这段经历,在一个艺术家的群里,也聊了几句《桔之秘》之类。于是,别人也就误以为我也是象棋高手。

并且,隔壁城市的某象棋协会,还邀请我做该协会的法律顾问。

但是,我从来不敢和他们这样的高手真正“对杀”,怕没走几步就被发现是“草脚”和“菜鸟”,要知道,他们中还有国家一级大师这样的人物。


0 (2).jpg
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

象棋这个东西,应当是中国最本土,最传统的智力游戏了。

据说最早在《楚辞·招魂》中就有记载。既然是有记载,那会说明至少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很流行了。

我们今天所用的棋盘,上面有楚河、汉界。那么说明从“楚汉争雄”之后就固定至今。

或许可以这样说,当时就意识到“楚汉争雄”,将会彻底改变了中华之命运及世界之格局。

当时,更北方的匈奴是常常要“犯我中华”的,据说有“同志”倾向的汉武帝主动发起了对匈奴的战争,彻底解决了“匈奴”问题。

其决心,应当就是“虽远必诛”

据说,希特勒好象也有“同志”倾向。

扯远了。回到象棋上吧。有句话叫“酒逢知己千杯少,棋逢对手古难求”。

楚汉争雄的双方,应当就是“古难求”的对手。

有一种情怀是很怀念春秋时期的贵族风范,叹息“春秋之后无贵族”。

其实,我一直用唯心的思想认为,这是儒家诅咒出来的结果。


0 (3).jpg
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

春秋后期的战国时代,儒家到处宣扬“礼崩乐坏”。

世界文明的进程中,经历这样一段“争雄”时期,原本就很正常。

所谓“礼乐”,事实上是一种“法的精神”及“法的规范”。

儒家的那位老头子,孔子非要制定和宣扬一套“法的精神”及“法的规范”之上的境界。虽然,我们现在依然在追求“诗和远方”。但很多,接地气的生活、工作及学习是“眼前的苟且”。

诗和远方是精神上的真实!

眼前的生活是现实中的真实!

孔老夫子,想要塑造和重建“礼乐”在当时是无法让人接受的,后果是“物极必反”,把原本的“礼乐”,也就是“法的精神”与“法的规范”彻底催残。




当然,历史的幸运是,位于南方楚,虽然亡国后依然有大批楚贵族,在坚守着“礼乐”,楚的战败,或许是过于将精力用于关注江东的吴越之地,而减少了对西面的关注。

项羽的失败,不是历史的必然,但是项羽的失败,是真正的“礼崩乐坏”

或许,也就是在这之后,象棋上出现了“汉界、楚河”。

于是,象棋成为了中华民族“最宝贵的财富”。

我在端午期间,写了一篇《律师的荣誉:蓝色文明》,在这篇文章中我说过:项王及他们带领的江东八千子弟,最终败于一大群乌合之众,他们是为了荣誉及蓝色文明而战,明知“八千子弟”,是敌不过韩信的几万大军的。

中华民族的幸运是,我们保留了中国象棋

这就是秘密!


作者:鲁云亮

2016.7.15

2楼
dxpwch 发表于:2016/7/16 12:57:00
写的很好,写的很精彩!!
3楼
dxpwch 发表于:2016/7/16 13:06:00
项王带领的江东八千子弟过江东是须应了当时的时代要求,所以,很快获得了成功!后来,项王的失败,也是须应了时代要求,项王没有战略眼光,无识才之能,一意孤行,结果众叛亲离,被自己的旧部韩信所杀!历史就是实力!!
4楼
【侠客】 发表于:2016/7/16 17:45:00

虽远必诛

5楼
wyadls 发表于:2016/7/20 15:26:00
吹牛哟
6楼
longsheng1966 发表于:2016/7/20 19:41:00
没明白说什么,象棋保留是中国的幸运,怎么幸运没有说
共6 条记录, 每页显示 10 条, 页签: [1]

Copyright © 2000 - 2008 Dvbbs.Net
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.3.0
Processed in .03320 s, 2 queries.